小米印度投资总监Shirley Mao谈出海印度:机遇,增长,时机和融资

小米印度投资总监Shirley Mao毛娉娉在中国加速“八分之约”活动分享
中国科技企业小米的印度投资总监Shirley Mao毛娉娉曾在2019年9月中国加速举办的八分之约北京创业分享会上分享了时长为8分钟的印度市场分析和投资经验。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摘录了她的分享,并做了一定的整理和修改,由此帮助更多的中国创业者进一步了解印度市场。
注:Shirley所分享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小米公司。
点[此处]可观看演讲视频。
要点摘录:
- 印度共有28种语言,很多用户的需求未得到挖掘;
- 印度有许多商业机会,但你需要仔细考虑看待并抓住这些机会的角度;
- 做出果断并勇敢的决定,你才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增长;
- 紧跟当下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要好过独自测试市场;
- 深入当地文化,多与当地用户交流,你会找到好时机。
Shirley的印度之旅
我已经在印度工作和投资超过三年了。印度市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出海”也是现在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所以我想通过分享我是如何开始自己在印度的旅程来开始这次演讲。
2016年,当我还在中国的一家投资早期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工作时,我就常常去印度出差。第一次去印度的时候,我就是独自一个人飞去的。在后来多数的旅程中,我基本都是在半夜降落,然后一个人坐Uber回家。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过分担心在印度的安全问题。事实上,可能比安全更麻烦的是印度的交通堵塞问题。
印度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吗?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机遇。
如果你决定创业出海到其他的市场,比如东南亚、拉丁美洲,或者是现在最大的新兴市场——印度,机会在哪里?印度还是一片蓝海吗?你能在印度创造一个类似微信的产品吗?还是可以建一个大的社交网络平台?
其实首先你要记住的是,印度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市场:
- 谷歌在印度有业务;
- YouTube在印度有超过2亿的用户;
- Facebook已经在印度开展运营很长时间了。
那么,还有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2017年,我投资了一家印度公司,在短短一年内它的日活量从100万增长到了1500万。这家公司做的产品是印度本土语言版的Twitter。当时所有人都在关注英语用户,而本土语言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挖掘。因为印度有28种不同语言,不仅仅是像中国的方言。而这家公司正因为充分抓住了这个角度,后来得以成功地迅速扩张。
如何获得增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甚至比中国更复杂。因此,公司的规模化扩张是相对困难的。
再拿这家公司举例吧。他们成立于2015年,但其实这个想法是他们的第17个项目了。2017年,他们果断决定将英语语言从平台上移除。因为他们意识到,许多用户并不是真正的英语用户。许多用户选择英语作为语言只是为了伪装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实际上,这些用户并不能习惯使用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这最终导致了比较低的用户参与度和粘度。在移除英语作为一项语言后,他们的用户数量出现了急剧的下降。但后来马上情况就开始好转,并发展迅速。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结果后来证明这个决定也是正确的。创始人必须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来承担和接受一些“下降”和“失败”,然后他们才能看到再次增长的曙光。
找到合适的时机
近几年,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发展非常迅速,这主要就是因为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推动以及基础设施的逐渐优化。印度的转型发生在2016年政府开始免费大幅推广4G数据的使用。而非洲市场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在明年。
与其说创始人一个人去探索市场中的机会,能够看到现在市场中发生的大趋势、跟随当下趋势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总是好的。总而言之,要在一个市场找到合适的创业时机,你需要去到当地,与当地投资者、创始人和用户交谈,从而亲自理解它。
在印度融资容易吗?
许多人曾经问我,印度是否是一个适合融资的市场。我认为,大家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新兴市场并不是一片空白的,实际上,它们不仅很热门,并且已经相对成熟了。
- 包括红杉在内的头部基金和风投都在印度;
- 其中一些公司在印度的历史甚至比在中国还要长;
- 这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你可以看到很多美元基金和印度卢比基金。
因此在印度,创始人同样有能力融资从A轮到C轮,甚至更后期的轮次。许多创始人在本土发展之后,可能会再去中国或美国进行后期的投资。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投资人已经更了解如何投资海外。他们也投资很多印度的初创公司,有些印度公司的估值比他们所投资的中国公司估值更高。总而言之,从融资等角度来看,印度目前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市场。
编者按:
多语言内容市场的快速发展
正如Shirley在演讲中提到的公司案例,印度语言的多样性一直是创业公司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这也并非只有语言这么简单,语言背后还有文化、习惯等更深层的因素值得考虑。
根据我们之前对印度连续创业者Prakhar Khanduja的【播客采访】,他曾提到:“初创公司需要为当地多语言用户开发产品,因为印度新一代的互联网用户就是来自那些既不会说印地语也不会说英语的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市场中内容和社交初创公司的增长如此迅速。
根据印度科技媒体【Inc42】的数据,印度多语言内容市场规模估计为530亿美元。从2014年到2019年,包括ShareChat、DailyHunt、TikTok、Khabri和Vokal在内的许多创业公司共融资了7.08亿美元。
来自孟买的数字视频平台Flickstree刚刚获得了由三星投资 Samsung Venture Investment 领投的300万美元融资。其创始人Saurabh谈到了“非英语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非英语互联网市场正在大幅增长,因此定制区域性的本土化内容肯定有助于我们的增长。(注:Flickstree早期得到了中国加速的姐妹加速器MOX的投资和加速,MOX旨在帮助创业公司在东南亚和印度市场获得下一个40亿移动优先用户。)
但多语言内容平台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功能并不容易。“语言越多,就越难提供内容以全面满足受众的品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向受众推荐他们需要的内容。”Saurabh补充道。

Flickstree联合创始人Saurabh Singh,Rahul Jain和Nagender Sangra.
在印度还有其他机会吗?
中国加速和MOX的董事总经理William Bao Bean投资亚洲市场超过15年经验,他在接受印度媒体Mint采访时提到:
- 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
- 较低的移动数据成本,
- 进一步开发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都让印度市场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变化也无疑为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公司打开了市场,例如社交商务、教育技术和手机游戏等领域。
*本文由中国加速市场经理和China Startup Pulse播客的制作人Eva Shi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