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记|中国创业者出海印度,机遇和挑战何在?

 In Blog

“对每个开发社交产品的创业公司而言,印度就像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游戏。因为印度年轻人们的需求还未得到开发和满足。”

— — Prakhar Khanduja

Prakhar Khanduja

  • 曾三次创业的印度连续创业者并实现成功退出;
  • 他联合创立的两家社交内容类创业公司InstaLively(可一键导向YouTube的直播软件)和Pulse(大学生社交网络)被腾讯投资的Hike Messenger所收购;
  • 曾领导拥有5亿用户的产品设计和其发展;
  • 现工作于君联资本,负责印度市场投资。君联资本管理着五个美元基金和两个人民币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为450亿人民币(约等于4亿美元)。

China Startup Pulse主播 Oscar Ramos在播客中与Prakhar展开了精彩对话。在交流过程中,Prakhar分享了创业公司被并购的经验,其对印度市场的观察以及中国创始人在印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本文中,我们摘取了部分谈话内容。若有兴趣获取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收听整场访谈。为了文章在表达上的完整性,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访谈要点:

  •  为什么Prakhar在将他的公司卖给腾讯后选择搬到中国
  •  现在的印度已经转向东方寻求发展灵感中国投资者在三年间向印度市场投入了约三十亿美元
  •  下一个十亿用户将在印度
  •  由于语言和文化等因素,在印度的本土化如何成为一个挑战
  • 中国创业者在印度本土化的实践者:Newsdog

Oscar(OR):将公司退出给腾讯后,你为什么来到了中国?

Prakhar(PK):我曾经与中国员工一起工作,帮助他们设计产品、制定战略等等。在与他们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非常热情和勤奋。后来我渐渐意识到中国和印度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现在的印度就是微信刚起步时的中国。印度目前约有4亿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上网。而现在的中国,则一切都能通过微信实现,基本上每个人都在使用互联网。

从文化角度而言,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和原则也很相似,除了在印度有宗教信仰。中国的很多家庭,都是由祖父母抚养孩子,在印度也是如此。我的大部分价值观念就是从我的祖父母那里获得的。另外,在中国和印度,人们都住在比较小的房子里,大多数人是中产阶级。

印度过去总是仰望西方,但从2016年开始,所有人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寻求发展的灵感。也是从那时起,我看到了中国和印度的很多相似之处。也让我发现了很多机会和可能性。

OR:你来到中国后做了什么?

PK:我一开始来到中国后,试图在微信上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连接在一起。随着社交网络的扩大,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群发展到了200多个人的规模。我们聚集了创始人、投资者,以及许多对中国感兴趣、或对与印度合作感兴趣的人们。每个人都在群里分享信息,互动。这可能是我的微信上最活跃的微信群之一。每隔一个月,我们还会聚在一起,组织一次线下活动,互相讨论,社交。现在我也想把同样的社交方式带去印度。

OR: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在海外商业投资活动中非常活跃,印度是他们瞄准的其中一个市场。

PK:没错。中国投资者正在积极进入印度市场。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投资者已经向印度投入了约30亿美元。中国政府发起的“一带一路”计划还将继续推动贸易发展。科技和互联网也将会得到更多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境投资正在发生,许多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正涌入印度,而且其中大多数已经得到了中国投资者和同行的支持。

OR:现在有许多中国创业者在印度建立公司。这些“出海”的初创企业有哪些竞争优势?

PK:这样的公司有大有小。有NewsDog、字节跳动、快手等。我还遇到了另一位创业者,他当时正在设计一个名为Spotlight的社交应用,类似于印度的抖音。他们都做得相当不错。

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个市场很大。每个人都在往内容相关的领域移动,比如字节跳动、快手、阿里巴巴、UCWeb等等。NewsDog是关于内容。Spotlight也是关于内容。他们所做的就是试图通过新闻和信息等内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架起桥梁。

印度的互联网很便宜,应该说是非常便宜。每天1 GB只需要花费不到一元人民币。我以前在印度每月无限上网的费用不超过30元人民币,而现在在中国,我必须花300元。

互联网使用的成本下降让更多人可以接触互联网。许多印度人刚刚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他们的第一次使用都是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来实现的。他们可能来自较低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例如小城镇和农村。他们仍然没有上网的习惯。你应该听说过印度目前最流行的应用程序ShareChat。人们只需通过一个按键就可以和自己的WhatsApp好友们共享信息。这款产品非常简单,但它拥有大量用户,是目前印度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用户都在使用它。

另外,在印度,人们可以访问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开放市场。

OR:任何人来印度都没有限制。但是,本土化在印度非常重要。市场中的赢家是那些能够将产品本土化的人。

PK:是的。本土化是一个挑战,但与智力无关。或者说它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举个例子,在中国有许多方言,但每个人都会说和读普通话。印度大约有29个省和州,而每个省都有不同的语言。这跟方言不同,这是完全另一种语言。我来自印度北部,所以如果我去印度南部,我就什么也看不懂,也不能像当地人那样与他们交谈。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一家公司想把他们的产品覆盖到印度所有地区的用户,这是很难的。即使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也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语言。同样,并非每个人都懂英语。而现在,由于印度的新一代互联网用户来自既不会说印地语也不会说英语的地区,因此开发者需要为当地其他各类语言开发产品。

还有一个关于本土化的错误认知是,许多中国公司认为在中国可行的方法也将在印度行之有效。

OR:许多成功的中国创业者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在中国建立成功的创业公司。因此,当中国创始人来到印度,他们也以同样的中国模式作为出发点,用数据来决定应保留和移除的内容。但当他们开始修改产品时,他们真的需要对当地文化和用户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出好的修改。

PK:让我给你举个例子,NewsDog。我认为NewsDog的创始人Forrest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创始人之一。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印度度过的。但是他不在办公室里工作,而是在在印度到处旅行。他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并与当地人交谈。如果他不会说某种当地语言,他会设法弄清楚,就像我在中国和滴滴司机交谈时会用百度翻译来理解中文一样。他的做法和我很相似。但最重要的是,他在努力地了解当地文化。他的产品在印度市场表现很不错,但实际上仍然不如其他一些产品。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要了解印度文化,就像一个印度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一样,确实需要时间。

OR:你认为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有什么区别?

PK:我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毋庸置疑已经放慢了很多人想去印度或印度尼西亚。因为在印度和印尼,足足有5亿从未使用过互联网的人。他们将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所以他们会使用你提供给他们的任何东西。

让我给你一个有趣的例子。正如我所提到的,印度现在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自较小的城镇。他们下载的第一个App是YouTube,其次是WhatsApp。而如果是我,我可能首先会下载Gmail或微信。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差异。我们使用互联网是为了实用,而他们则是为了娱乐。很多用户甚至都不会打字,但是他们用WhatsApp,因为他们想与朋友分享信息。我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当人们更加注重支付、社交商务、网络安全等互联网的实用功能之后,印度可能会变得完全和中国一样。我认为,互联网的下一群十亿用户将来自印度。

关于China Startup Pulse播客

www.chinastartuppulse.com

China Startup Pulse是一个周播播客,为创业者或想要创业的人们提供在中国创业的故事和洞察。我们会访谈各行各业的成功创业者,分享投资人和创业导师的建议,也与科技巨头们展开交流。

背靠SOSV及其加速器中国加速,我们能够真切体会到创业者的奋斗、孤独和疯狂。基于此,本播客希望为您带来最真实、实用和独到的创业见解。

您可在任一播客App中搜索China Startup Pulse以收听播客,例如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titcher、喜马拉雅电台等。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